老实说,当火箭把狄龙、小格林外加一堆选秀权打包换来杜兰特的消息弹出来时,我正啃着半个西瓜,差点没直接喷出去。
我的天,拉斐尔·斯通这哥们儿是疯了吧?
拿一整个青春期的家底去赌一个36岁老将的油箱?
这操作,要么封神,要么就得背着锅被休斯顿球迷的口水淹死。
当时我朋友圈里吵翻了天,一半人高呼“总冠军稳了”,另一半则痛心疾首,说斯通这是把祖产都给败了。
可现在你再回头看,特别是当塔里·伊森续约的消息一传出来,你才品出点不一样的味儿。
斯通这盘棋,下的可不是五子棋,而是围棋,每一步都透着后手。
伊森这份合同,才是斯通整个夏天运作的点睛之笔。
上赛季那小伙子,场均1.77次抢断、0.9次盖帽,整个就是一个防守端的幽灵,你不知道他会从哪个犄角旮旯里伸出一只长臂,把你的上篮给摁下来。
他跟小贾巴里、申京、阿门·汤普森这群“长臂怪”凑一块,休斯顿火箭队的锋线群简直就是现实版的“绝对防线”,光是站那儿张开手,就能遮蔽对手半个球场。
如今伊森锁定未来,这套“死亡五锋”的骨架算是彻底焊死了。
这就有意思了。
咱们别按时间顺序捋斯通的“神操作”,那太像说明书了,没劲。
咱们倒过来看,从杜兰特这颗最耀眼的棋子往前推。
斯通为什么要赌上一切换KD?
因为这支青年军最缺的就是一个能在季后赛第四节接管比赛的“神”。
一个能让对方主教练挠破头皮,喊出“防不住,谁来都没用”的终结点。
但光有“神”不行,你还得有护法的金刚。
所以,在交易杜兰特之前,斯通做了什么?
他先用三年3900万续约了海王亚当斯。
当时多少人笑他傻,说海王都快游不动了。
可斯通看中的是什么?
是季后赛里那些硬邦邦的掩护,是更衣室里能镇住这帮小年轻的江湖地位。
这就像盖大楼,你不能光想着顶层设计多漂亮,地基得打牢。
地基还不止海王。
乌度卡教练那份八位数的合同,更是关键。
这位老哥上赛季硬是把一盘散沙的火箭捏成了联盟前十的防守铁军。
有他在,球队的“魂”就在。
你有了顶级教头,有了内线肉盾,这时候再去请杜兰特这尊“大神”,才不会显得头重脚轻。
你看,这逻辑链一下就清晰了。
先稳固防守体系和更衣室文化,然后再豪赌一个超级得分手。
这思路,跟当年莫雷围绕哈登建队何其相似,只不过这次的“魔球”理论,变成了更符合现代篮球潮流的“锋线至上”。
当然,中间还有续约范乔丹、小贾巴里,签下芬尼-史密斯,甚至用一份情怀价签回卡佩拉这些操作。
每一笔,都不是心血来潮。
范乔丹是后场的节拍器,小贾巴里是未来的锋线核心,芬尼-史密斯是完美的3D拼图,卡佩拉则是内线的第二道保险。
斯通就像个精明的建筑师,把每一块砖都用在了最合适的位置。
说到底,斯通今年夏天的所有运作,都围绕着一个核心问题: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球队的天赋兑换成总冠军竞争力?
他给出的答案是:用年轻资产换取一个确定的现在,同时用精准的续约和签约,锁住一个充满想象力的未来。
当然,风险依然巨大。
杜兰特的健康,就像悬在火箭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一旦他倒下,斯通的“封神”之路可能瞬间变成“背锅”之旅。
而且,为了得到杜兰特,火箭几乎梭哈了未来五年的选秀权,这等于把球队的容错率降到了最低。
万一这套阵容磨合不顺,两三年内冲不出西部,那火箭可就真的要回到“至暗时刻”了。
但竞技体育的魅力,不就在于这种不确定性吗?
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圣诞老人,冠军奖杯更不会自己掉下来,一切都得靠真刀真枪去拼,甚至去赌。
斯通赌了,他把所有的筹码都推上了牌桌。
现在,这支高大、年轻、充满能量,又有一个“死神”坐镇的休斯顿火箭队,已经整装待发。
他们到底能掀起多大的风浪?
是像人们期待的那样直冲云霄,还是会成为NBA历史上又一个“听着响亮,打着拉胯”的笑话?
天知道呢,也许我们很快就能在赛场上找到答案。
反正我是准备好瓜子和可乐了,这么热闹的大戏,不看白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