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宗庆后真的是在最后摆了自己女儿一道,把钱转移留下个空壳让宗馥莉腹背受敌,干得好就是你宗馥莉有本事,干不起来就是你宗馥莉不行。
不得不说姜还是老的辣,奈何,宗馥莉比他想的还要“腹黑”。
捋一捋时间线就会发现,宗馥莉与妈妈施幼珍在发现他提携老三后,早就开始里应外合布局了。
1996年,刚上初二的宗馥莉去美国读书,陪同她的人正是杜建英。
同年,杜建英在美国生下第一个孩子,两年后生下第二个孩子。
母凭子贵,生完孩子后三年,也就是2003年杜建英直接被任命为娃哈哈(美国)集团副总裁,负责国际市场拓展。
有钱有权有地位还不行,同一年宗庆后还为小三设立离岸信托。
生了孩子,拿了钱,掌了权,短短七年杜建英成功上位。
若再这样发展下去,留给宗馥莉以及施幼珍的钱权,恐怕连渣都不剩了。
2003年,原配觉醒开始布局,直接带着21岁的宗馥莉成立了宏胜饮料集团,主要负责娃哈哈的代工业务。
次年,宗馥莉学成归来,她并没有直接进入妈妈给成立的宏胜集团,而是去了娃哈哈集团的一线生产线,摸清每一个板块业务,掌握每个生产流程。
积累经验后,在2007年她才去了宏胜集团并独立执掌。
为什么不在娃哈哈继续呆着,而是去宏盛集团这个只有一条灌装线的代加工公司?
这就好比出国镀金,在国内不好操作就去国外操作,宗馥莉到了亲妈的老巢,只会得到全力以赴的帮助,最后拿着耀眼的成绩单才能有跟爸爸以及公司股东谈条件的资本。
果不其然,2007年宗馥莉执掌宏胜集团后,同年与次年施幼珍先后成立了宿迁恒枫食品有限公司、广州恒枫饮料有限公司、韶关恒枫饮料有限公司并亲自担任董事长为女儿的大展拳脚保驾护航。
上任后,从拿地、到购买设备、打造团队、再到全国各地建厂,宗馥莉在妈妈的帮助下对宏胜进行资源整合。
在她的带领下,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宏胜不断扩张到承担起娃哈哈集团三分之一的产品代加工业务,得到快速发展。
商场上,要么拿爹说话,要么拿成绩说话。
在亲爹护三的情况下,就只能靠成绩。
那么宏胜就是宗馥莉快速进入娃哈哈核心层的关键,也是其母施幼珍给她铺的第一条路。
有了宏胜的背书,2009年宗馥莉正式成为娃哈哈集团的公司级领导,次年兼任进出口公司总经理,管理娃哈哈集团所有进出口业务。
要知道,进出口业务曾是杜建英的活,这也就相当于直接把杜建英挤出去了。
不过这还只是宗馥莉实现反杀的第一步,第二步则是把对方除名。
2010年宗馥莉负责进出口业务后,杜建英就不怎么出现在公司了,但她的名字还会出现在公司内部的通讯录上,名字下挂着“总经办”,能看到集团内部公文。
可当宗馥莉越来越进入权力的核心后,直到2019年通讯录上就看不到杜建英的名字了。
杜建英自然咽不下这口气,2010年从娃哈哈离开后,她立刻创建了三捷公司为自己的孩子铺路,待到时机成熟把儿子塞进了娃哈哈集团。
可惜,宗馥莉压根就不认这个弟弟,最后把弟弟撵走。
此时的宗馥莉任职娃哈哈领导,手握宏盛集团,强得可怕。
截至2021年,她更是把宏胜做成了在全国拥有100多条产线、20个生产基地、40多家子公司,并多次跻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与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的全产业链布局的综合性饮料集团。
连宗庆后都曾公开表示:她公司的利润率比娃哈哈还高。
紧接着,宗馥莉在娃哈哈权力中心站稳脚跟,她的下一步,则是培养属于自己的亲信。
她大刀阔斧的改革,把那些曾跟着宗庆后与杜建英的老臣换掉,把自己选拔的年轻人提到决策层。
对外,她说是因为老臣们没有创新性,想法过于依赖宗庆后。
但凡看过权谋剧的都知道,换掉老臣,用自己的心腹,是为什么。
虽说这种做法引来诸多老臣的不满,但对她来说,选择躺平的老臣存在的意义并不大。
看着女儿一步步站稳脚跟,施幼珍也放心了,2024年7月她挨个将韶关恒枫饮料有限公司、广州恒枫饮料有限公司、宿迁恒枫食品有限公司的董事之位移交给宗馥莉。
宗馥莉也没闲着,而是关闭了娃哈哈10多家分厂的生产线,同时又投建了新工厂。
据说,这些被关闭的场子都是杜建英得。
杜建英心有不甘,在224年宗馥莉提交辞职信时,她趁机提议从外部引进职业经理人来管理公司,只是最后因为各方面的压力,这个计划没有被实现。
如今,杜建英还想着那46%的股份,可见她的野心。
可惜,宗馥莉连那信托的钱都不愿给她,她也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打官司上。
宗馥莉与杜建英的官司,无疑是一场硬仗。
但也不得不承认,宗馥莉与妈妈的里应外合成功反杀上位者,堪称商业精彩。
宗馥莉去留学,施幼珍在国内广泛布局。
待到宗馥莉回国,施幼珍培养心腹进行扶持。
宗馥莉对战“老三”,施幼珍隐忍陪伴不让出名分。
宗馥莉站稳脚跟成公认长公主,施幼珍卸任将资产尽数交到女儿名下。
都说施幼珍太低调,若不是这闹剧摆上台面外界还以为她已经不在世了,如今看来,她的低调不过是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14岁开始隐忍,20开始布局,40岁开始反杀,宗馥莉妥妥的爽文大女主,其妈妈也非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