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可辛东京独走红毯背后:3.75亿票房惨案撕开娱乐圈塑料情谊
东京电影节红毯上,陈可辛独自面对镜头微笑。这位曾执导《甜蜜蜜》《中国合伙人》的顶级导演,身边不见《酱园弄》任何主演身影。 而就在一年前,戛纳红毯上章子怡、赵丽颖、杨幂等十余位明星还众星捧月般簇拥着他。
电影《酱园弄》投资3亿,集结半个娱乐圈的明星,最终只收获3.75亿票房,豆瓣评分低至5.6分。 这个成绩让陈可辛创下职业生涯最差纪录,也瞬间浇灭了明星们宣传的热情。
娱乐圈的现实法则在此刻展现得淋漓尽致:当作品风光时,所有人争相贴金;当票房扑街时,大家默契地“档期不合”。
去年戛纳电影节上,《酱园弄》红毯阵容堪称奢华。 章子怡稳站C位,雷佳音、赵丽颖、杨幂、王传君、李现等一线明星悉数到场。 就连戏份不多的此沙也特意飞到法国走红毯。 当时各家粉丝还为番位问题吵得不可开交,杨幂和赵丽颖的粉丝都认为自家偶像不该给章子怡作配。
上海电影节时阵容更加庞大,梅婷等实力派演员加入,红毯照片在社交媒体刷屏。 所有参演明星都将这部电影视为冲击奖项的重要机会,易烊千玺即便只有两场戏也欣然加盟。
然而这一切在电影上映后彻底改变。 《酱园弄》首周票房勉强破亿,最终停留在3.75亿。 对于投资3亿的大制作来说,这个数字意味着巨额亏损。 豆瓣开分仅5.6,远低于陈可辛过往作品平均7.5以上的水准。
业内评论指出,影片叙事节奏存在问题。 150分钟的版本被指主线模糊,雷佳音饰演的警察戏份过多,削弱了章子怡角色的人物弧光。 虽然片方紧急将电影拆分为上下两部,第一部结尾戛然而止,被观众吐槽是“超长预告片”。
票房口碑双输的直接后果,就是东京电影节上陈可辛的孤身亮相。 与一年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次没有任何主演陪同宣传。 章子怡团队对外表示因档期冲突无法出席,业内人士透露,真正原因是明星们不愿与“失败项目”捆绑。
这种“共富贵易,共患难难”的现象在娱乐圈并非首例。 2015年电影《从天“儿”降》口碑崩塌后,章子怡团队就曾要求媒体淡化其制片人身份。 这次《酱园弄》的情况如出一辙,明星们迅速与项目保持距离,生怕影响自身商业价值。
陈可辛在东京接受采访时难掩失落。 被问及对日本影迷的寄语时,他坦言:“电影的路有多长,后面怎么走大家也不知道。 ”这句话既是对行业现状的感慨,也是对《酱园弄》命运的无奈。 当被问到第二部计划时,他谨慎表示“希望明年能带着第二部来电影节”,透露出作为导演对档期决策权的有限。
《酱园弄》项目背后是欢喜传媒主投主控。 这家影视公司近年来押注多位知名导演,市场表现起伏不定。 对于已经亏损的第一部,是否继续投入第二部制作成为难题。 尽管陈可辛为这个项目付出七年心血,资本市场的残酷在于只看回报率。
这部电影的滑铁卢也折射出当前电影市场的审美变迁。 传统大制作+全明星阵容的模式不再保证成功,近期《震耳欲聋》《下一个台风》等明星云集的电影同样票房遇冷。 观众更倾向于有共鸣的现实题材,或制作精良的类型片。
陈可辛的创作轨迹一直随着市场变化而调整。 从早期《甜蜜蜜》的文艺风格,到《投名状》的商业化尝试,再到《中国合伙人》的社会话题挖掘,他始终在艺术与商业间寻找平衡。 《酱园弄》的失利说明,即便是最懂市场的导演也可能误判风向。
在东京电影节的媒体群访中,陈可辛提到正在筹备的新项目包括甄子丹主演的功夫片《Outright loser,Hidden,Master》,以及韩国漫画改编作品。 这些项目的推进速度受到《酱园弄》成绩的影响。 资本对导演的信任需要靠票房积累,一次重大失败就可能改变职业轨迹。
娱乐圈这个名利场向来现实。 当陈可辛带着《酱园弄》在戛纳风光时,他是明星争相合作的国际大导;当票房惨淡后,他变成红毯上独行的失意导演。 这种落差让人想起他电影《投名状》中的台词:“我这一生如履薄冰。 ”如今这句话仿佛成为他处境的真实写照。
电影行业的残酷性在于,导演需要为作品承担全部责任。 明星可以快速转向新项目,导演必须面对失败带来的连锁反应。 陈可辛在东京的孤独身影,成为这个行业最直观的注脚:成功时门庭若市,失败时门可罗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