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近日,“教员”的第二代特殊演员唐国强老师,算是在各种综艺节目中找到了一片新的“安乐窝”!
原本在大家记忆里,一本正经扮演伟人形象的唐国强老师,如今发现他也有“憨态可掬”那一面,还挺会跟上时代的节奏呢!
就在小编还在惆怅,想着唐国强“隐退”以后,谁能接过“老师衣钵”的时候,于和伟从天而降啦!
我也考虑了不少能接替“中年教员”角色的明星,可偏偏没想到,于和伟竟然能够扛起这个挺沉重的担子。
就在8月1号那天,《伟大的长征》的开机仪式和座谈发布会在北京横店顺利举行,大家的剧照和服装也都公开亮相啦。
坐在第一排正中间的于和伟,身穿红军服,那“主席头”的发型已经成了标志,他正襟危坐,神色严肃,特别引人注目。
还没开拍,也还没正式加入剧组,于和伟就已经开始努力揣摩“教员”这个角色的状态和模样了。
轮到于和伟开口那会儿,他手里拿着话筒一转头,正面的模样一下子就看得清清楚楚。
除去于和伟脸稍微长一点以外,不管是那棱角分明的双眼皮、引人注目的额头,还是嘴角那颗特别的痣,都被完美地还原了。
原本以为,于和伟演“教员”这角色时,肯定会受到《觉醒年代》中“陈独秀”那份形象的影响了。
毕竟在打扮上,于和伟把“中分背头”梳得挺整齐,咧嘴一笑,动作和举止之间,多少带点陈独秀的味道。
怎么也想不到会和“教员”的形象扯上关系,不过一看到剧照摆出来,我才发现,我还是低估了于和伟的演技塑造力啊!
不仅如此,去年在《西北岁月》里,于和伟还客串了一次“刘志丹将军”的角色。
可以说,此时于和伟的表演已经炉火纯青,不仅把九分刘志丹的历史人物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
甚至将“伟人”的动作、情感和智慧表现得淋漓尽致,与靳东对戏时,感觉那份激动人心,真是让人热血澎湃。
让人感慨的是,伟“大器晚成”之前,既演过“刘备”也演过“曹操”,这经历真是挺丰富的。
两部历史大作放一起看,竟然一点违和感都没有,挺让人惊讶的。
扮演曹操时,那“枭雄奸诈”气质十足,气场挺强烈;换成演刘备,又带点柔情似水,英雄本色中多了几分温情和情义,感觉差别挺大的。
这次,《伟大的长征》让和伟担任“教员”角色,真是挑对人了,感觉他演得挺贴切的。
很明显,在开拍之前,于和伟就把功课都做足了,座谈会那会儿,他已经完全“摆架势”了。
这还算不上媒体镜头里的真实素颜照,真让人难以想象到在剧中,于和伟那份形象到底有多贴合。
这次座谈开机现场,不只是于和伟的“教员”形象惹人注目,其他方面也都表现得挺抢眼的。
曾在《亮剑》里扮演“赵政委”的何政军,皮肤比较黝黑,一身粗布衬衫,那个朱老总的模样一下子就出来了。
垮塌但依旧方方正正的苹果肌,目光犀利如炬的双眼,真让人联想到当年朱老总那种伟岸气概和风采。
何政军说,这是他第一次演“伟人”朱老总,他也是红四军的后辈。
他能够扮演这样伟大的角色,平时在家里已经刻苦钻研,准备了很多,也积累了足够的勇气去扮演这个角色。
在座谈会现场,演艺圈“战斗经验丰富”的何政军明显感受到紧张,脸上的神色也变得紧绷起来。
比他还忐忑不安的,恐怕就是接下来要上场饰演“周总理”的曹磊了!
也是第一次扮演“伟人”,曹磊在发言时能明显感觉到,他对这次扮演“周总理”表现出很大的用心,也有点担忧。
为了追求最真实的效果,曹磊特意留了整整一年的长须,再配上那消瘦的脸庞。
简直就像当年周恩来在长征时穿着旧军装、留着浓胡子的那张历史照片一样。
要知道,刘劲扮演“总理”这号人物时那留胡子的装扮,也没办法跟那照片里的形象相比。
这次,曹磊的定妆造型,真是完美地接过了“周总理”特型演员的接棒,表现得挺精彩的!
曹磊和于和伟一样,没被既定的形象框住,像《觉醒年代》里的鲁迅那样,不拘泥于传统的刻板印象。
像郭嘉在《军事联盟》里那样,或者聂荣臻在《光荣与梦想》中,表现得都挺到位,演啥像啥。
除了这三位“主角伟人”以外,还得提提“蒋校长”的扮演者王劲松,他也是个挺抢戏的角色。
他还是那样演“蒋介石”这角色没变,估计是因为剧情走到后头了。
在启动会议上,王劲松没穿戏服亮相,反倒是穿着便衣,带着一顶鸭舌帽,挺低调的。
说起来,王劲松的位置就是“权威”,他也只能在演“蒋介石”的剧里,扮演“蒋介石”。
身为“蒋介石”的主演,王劲松绝对算得上是“形神兼备”的典范。
不仅外形非常贴合,气场也尤其强大,演起这个角色简直没得说,完全是绝佳人选。
说了这么一圈,虽然说这些老戏骨们第一次挑战“伟人”的角色,但确实可以用“形象契合”来形容,真是没错的。
要知道,演技再棒,要是在形象上不能做到百分百还原,那就只能算“纸上谈兵”,很难让观众真正感觉到身临其境。
关于《长征》的题材啊,这事儿拍了不止一版。然而,这次《伟大的长征》能不能超越2001年的那一版,获得更好口碑,大家都在关注。
在人物的外貌、故事情节以及表演方面,展现出了一个十分立体、令人信服的历史角色。
大家还得耐心等《伟大的长征》上线,一起期待这个精彩的时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