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世娱乐

热线电话:
耀世娱乐
热门搜索:
你的位置: 耀世娱乐 > 产品展示 >

释永信成了“国家秘密”!

产品展示 点击次数:191 发布日期:2025-08-25 01:18

释永信倒了,偏有人不依不饶,继续“打落水狗”。

譬如江苏宜兴律师郭建新,申请公开少林寺2023年和2024年的财务会计报告。

近日,当地的答复书来了,少林寺的账目不能公开,理由是“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寺院财务属国家秘密”。

观众百思不得其解,少林寺的账怎么就成了“国家秘密”?

是功德箱里的钱藏着玄机,还是账本上的数字关乎社稷安危?

这些年,在地表最强和尚释永信的运作下,“少林寺”成了超级商业IP,少林寺的账目和他的传言一样扑朔迷离。

终于他倒了,民众迫不及待要揭这个神秘的面纱,想要了解这些年“香火钱”的去处。

但一句“国家秘密”,威力不亚于护体神功金钟罩,警告想了解真相者:注意,你越界了,后果很严重。

本人逻辑不太好,但也想捋一捋。

若少林寺账本是“国家秘密”,那么《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管理办法》要求“定期向信众公开”的条款,就是一部“泄露国家秘密”的恶法。

若和尚庙账本是“国家秘密”,那么尼姑庵的素斋收入也得标上“密级”,道观的功德簿得存入密室。

既然寺庙、庵、观的账目涉密,应派武警看守功德箱,安排国安人员定期查账。

为了彻底不受打扰,再挂一个“国安局某某办事机构”的牌子,一劳永逸。

同理,若方丈一人涉刑即可让全寺财务升密,那么上市公司CEO一旦被抓,上交所就应宣布该年报属于绝密文件,全体股东“闭嘴”。

若“国家秘密”可以如此批发,那么如果社区主任被查,街道办也能以“涉密”为由,把相关物业费、停车费、维修基金账目统统封存。

互联网是有记忆的,这些年以“国家秘密”为由拒绝公开的不少,包括案件调查、跨省追捕适用条件、环评报告、政府采购项目等。

某地“三公”经费申请公开,被答复“涉国家秘密”;

某高校校长被调查,基建账目变成“国家核心数据”;

某慈善基金会副会长落马,捐赠流向被列为“侦查秘密”。

熟悉的配方、同样的味道——凡不想让老百姓看到的,一律盖戳“国家机密”。

更离奇的还有,2011年12月,河南农民工樊晓才介入斗殴后离奇失踪,3个月后尸体在附近水塘被发现。

漯河郾城区公安局以溺水结案,死者家人因尸体外伤等多处疑点,要求公开死因鉴定、勘验等报告材料,当地公安以属于“国家秘密”为由拒绝(2013年5月14日《人民日报》)。

更令人无语的是,2013年1月,北京律师董正伟向环保部申请公开全国土壤污染调查数据等信息。

环保部的答复函称,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数据属于国家秘密,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相关规定不予公开。

土壤关乎农作物、水源和空气,直接关乎大众健康。只有公布了,民众才有可能规避某些风险,也起到警示和教育作用。

人命关天,民众的生命健康难道不如所谓的“秘密”重要吗?

真的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光明网撰文指出:

信息公开是保障公众知情权和监督权的重要途径。依《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是“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

即便是“例外”,也应该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不能将“国家秘密”异化为不公开的挡箭牌。

这些年大家伙也算看明白了,以“国家秘密”为由拒绝公开的信息,往往都是一些坏事、丑事、糗事、不光彩的事。

说到底,拒绝监督才是一些部门拒绝信息公开的小九九,“国家秘密”只不过是借口、挡箭牌和遮羞布。

回到少林寺,一个声名远播的佛门净地沾染了尘埃,最重要的是涤荡污垢,还是死死捂着盖着?

保密,保的是国家的密,还是某些人的密?

产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