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8月10日,巴基斯坦陆军元帅穆尼尔在佛罗里达州一场闭门晚宴上抛出一颗“舆论核弹”:如果巴基斯坦面临毁灭,将“带走半个世界”,并扬言用10枚导弹摧毁印度水坝! 这是外国官员首次在美国领土对第三国发出核威胁。
与此同时,美巴达成“里程碑式”贸易协议:美国以19%的优惠关税和石油开发合作拉拢巴基斯坦。
短短两个月内,巴军方高层两次访美,特朗普打破总统仅接待国家元首的惯例高规格接待。 南亚战略格局正在剧变,而这场风暴的中心,直指中美印巴四国博弈的最敏感神经。
穆尼尔元帅的访美行程充满火药味。 在佛罗里达州坦帕市一场禁止电子设备的闭门晚宴上,他面对120名巴基斯坦侨民直言:“我们是有核国家,若走向毁灭,必拉半个世界陪葬! ”这番话被印媒称为“首次有外国官员在美国本土对第三国发出核威胁”,瞬间引爆国际舆论。
核威胁并非孤立事件。 穆尼尔矛头直指印度两项行动:一是5月印巴空战中印度隐瞒真实战损,他嘲讽新德里缺乏“运动家精神”;
二是印度4月单方面暂停《印度河用水条约》,威胁切断巴基斯坦75%农业和90%饮用水的生命线。 对此他放话:“让他们建水坝吧,修好我们就用10枚导弹摧毁——印度河不是莫迪的私产! ”
为佐证决心,穆尼尔抛出惊人比喻:“印度像高速法拉利,我们像装满碎石的大卡车。 卡车撞跑车,谁是输家? ”现场掌声雷动。
这种“同归于尽”式威慑,暴露巴基斯坦在军力悬殊下的生存焦虑——印度军费是其五倍,且正推进可快速打击巴方的“冷启动”战术。
美方对核威胁异常沉默。 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凯恩仅与穆尼尔握手合影,声明仅提“专业交流”;
白宫被问及此事时,竟转而炫耀特朗普高尔夫一杆进洞的推文。 这种暧昧态度背后,是美巴正急速升温的合作。
两个月内,穆尼尔两次访美打破外交常规。 6月18日首访时,特朗普不仅破例与他共进私人午餐,更以6.99亿美元“骨折价”出售F-16V战机及雷达技术,打包培训服务,并签署《联合防务合作框架协议》共同研发防空系统。
更关键的是7月30日能源协议:美国能源巨头雪佛龙、埃克森美孚获准开发俾路支省90亿桶页岩油,首期投资超30亿美元。 作为回报,美国将巴商品关税从29%降至19%,远低于对印度50%的税率。
巴基斯坦的“亲美转向”实为经济绝境下的求生。 2025年其外汇储备仅剩80亿美元,不够覆盖三个月进口;能源缺口高达40%,加油站排长龙、夏季断电成常态,能源进口消耗总外汇的30%。 美国的技术与资金恰似救命稻草。
但美国另有盘算。 五角大楼同步批准向巴出售20架F-16战机,军事经济双线并进。
俾路支省的战略价值远超资源——这里不仅是中巴经济走廊咽喉,更蕴藏全球18%的镓、锗,这些制造雷达与导弹的核心材料正是美国对华科技战的命脉。
特朗普政府南亚战略日益清晰:通过武装巴基斯坦渗透中巴经济走廊,借巴伊接壤制衡伊朗;同时让巴分担中东防务,助美军腾出资源转向对华竞争。 印度《ThePrint》点破本质:美国正推行“以巴制印,以印制华”,把南亚变成大国博弈棋盘。
面对美巴靠近,中国反应冷静。 中巴经济走廊十年累计投资达254亿美元,为巴创造17.5万岗位,瓜达尔港原油储备与炼化能力持续升级。
巴总理谢里夫签约美方后急飞北京承诺“三重保险”:中方保持瓜达尔港51%控股权、美资禁入经济走廊核心区、中国军工订单不受影响。
巴基斯坦的平衡术更显精明。美巴石油协议谈判中,巴方坚持利润分成拉锯战;参与美军演时,故意派出中国造的老式F-22P护卫舰而非先进054A型,防止核心技术泄露。
外长公开声明“中巴关系优先任何合作”,陆军则在中巴边境展开联合反恐演习。
印度成为最大变量。 特朗普对印加征25%关税使总税率飙至50%,莫迪却转身与华签署1900亿元本币互换协议,向中资开放孟买港30%股权,对华农产品出口激增230%。
当美方宣称“斡旋印巴停火”时,印度外长两小时内驳斥:“这是依《西姆拉协定》的直接谈判结果! ”
南亚民众正承受地缘博弈的代价。 穆尼尔核威胁后,巴侨民两小时汇回数百万美元;印度反对党借关税问题猛攻莫迪经济决策;俾路支分离武装已警告将袭击美资油田项目。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而在克什米尔实控线,印巴士兵默默交换了127名渔民,停火协议在枪口下维持了20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