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芯国际花了八千万美元买了一台ASML的深紫外光刻机,这机器本来能稳定干活,良率九十八 percent,结果因为一个激光器超了三个月没换,良率直接掉到八十二 percent,维修申请交上去了,到现在还没批下来,这不是机器坏了,是配件被人卡住了。
全国一共有1027台ASML设备,现在有310台在等零件,它们不是坏了,是被卡住了用不了,机器跟人一样,得定期换零件、做保养,可现在连一颗螺丝都要走审批,一等就是几个月,长江存储有一条产线,因为没法校准参数,产能直接砍掉一半。
ASML的机器不是普通设备,它背后连着德国的镜头、美国的光源、日本的材料,全球就这一家能造极紫外光刻机,一台卖一亿两千万美元,中国过去几年买了它两成六的货,撑起了国内八成的成熟制程芯片生产,手机芯片、存储芯片,全靠这些进口设备干活。
2022年10月,美国拉上荷兰和日本,开始卡14纳米以下设备的出口,2023年,中国买的半导体设备少了15%,到了2024年8月,荷兰更狠,连维修配件都管上了,每支激光管、每个传感器,都得单独报批,审批一慢,工厂就只能干等着,一条28纳米产线停一天,损失就超百万,设备不是买回来就能用,是买回来就得赌能不能修得好。
有人觉得中国芯片厂是在堆设备,其实是在赌服务,ASML的售后真强,全球工程师随时能来,AI系统提前知道哪儿要坏,零件到处都有库存,中国这边还在一个点一个点地啃,国产光刻机样机是有了,可离真能量产还远着呢,中芯国际现在全靠老设备一点点调参数、改工艺,硬撑着产量,这不是技术有多牛,是实在没别的法子了。
2023年,中国开始限制镓、锗和稀土的出口,这确实卡住了ASML的上游供应链,股价一下就跌了18%,但ASML手里有存货,全球服务网也铺得开,短期还撑得住,国产替代不是没人想做,是真不容易,镜头、光源、控制软件,每一样都得从头开始搞,现在国产设备连稳定出货都难,更别提把整条生产线全换掉了。
现在这上千台ASML设备,很多都哑了,不是坏了,是被锁死了,2025年的折旧率不再看用了多少年,就看国外批不批,一台机器值几千万,可没人给修,它就是一堆废铁,技术自己搞出来,不等于机器就能自己转,没配件撑着,再贵的机器也动不了。
有人问为啥不多买点备用件,可问题是备用件也得走审批,买的时候能囤,修的时候可不行,现在有些工厂干脆把设备拆了,零件拆开分着用,一台机器拆成两台使,凑合着撑着,这不是啥聪明办法,就是被逼出来的土办法。
行业里有人算过,一台光刻机停一天,少赚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一年光等审批耽误的损失,可能比买台新机器还多,设备又不能扔,只能搁那儿放着,慢慢锈掉,这折旧不是用坏的,是政策卡住脖子压出来的。
现在最头疼的是设备越老越难修,新设备还能靠厂家维保,老设备连配件型号都找不着,有些工厂只好自己动手改电路、换模块,但搞不好就出问题,良率时好时坏,国产替代这条路虽然慢,可也得往前走,不然再过两年,连能用的设备都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