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世娱乐

热线电话:
耀世娱乐
热门搜索:
你的位置: 耀世娱乐 > 新闻动态 >

俄军放弃攻打红军城,专家揭秘第2个巴赫穆特陷阱

新闻动态 点击次数:152 发布日期:2025-07-29 20:23

到城郊却不攻城?这个看似矛盾的军事行动正在乌克兰东部上演。7月19日,乌克兰媒体TCH披露,俄军夏季攻势已经夺取500多平方公里领土,尤其在红军城方向战斗异常激烈。

然而,一个奇怪的现象引发了军事分析家的注意:俄军已抵达红军城郊却没有发起攻城战,他们反而继续向南推进。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战略计划?

前线态势:战场迷局

根据乌媒报道,俄军虽在多个方向同时作战,但主要攻势明显集中在顿涅茨克地区。目前,俄军围绕康斯坦丁诺夫卡建立了一个16公里的"口袋",试图从三个方向推进,包围这座城镇。

更引人注目的是,每天前线发生的战斗中,几乎三分之一都集中在红军城周边。俄军已从东部、南部取得重大突破,同时主力部队正攻击城市北部的罗丁斯克。如果后者失守,红军城与北部乌军的联系将被切断,西部补给线也将落入俄军火力覆盖范围。

这一切都表明红军城即将陷落。但奇怪的是,南部方向的俄军明明已经抵达城郊,随时可以发起巷战,却并未这么做。他们反而持续向南推进,几乎占领了整个顿涅茨克南部。而乌军则不断向红军城增兵,与俄军持续打消耗战。

诱饵战略:城市成为"绞肉机"

"美杜莎"网站在其战报中提出了一个大胆观点:红军城可能是一个精心设置的"诱饵",过去一年一直在吸引更多乌军与俄军拼消耗。

这种说法得到了《纽约时报》引述的一些分析人士的认同,他们认为俄军似乎更想有条不紊地摧毁乌克兰军队,而非简单占领更多地盘。

这种"诱饵战略"在军事学上被称为"诱敌深入"或"消耗战术",其核心思想是引诱对手将宝贵资源投入到一个精心设计的"黑洞"中,从而达到消耗敌方整体实力的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更符合俄方所声称的"去军事化"目标。

如果真是这样,红军城就成了一个吞噬俄乌两军的"绞肉机"。从理论上看,在拼消耗方面,俄军优势明显。

俄罗斯人口基数大,征兵政策加上高薪激励不断吸引大量人员参军。而乌克兰人口较少,兵力本就不占优,招募新兵困难,即使招到人,经西方军事人员训练后才能上战场,时间成本高昂。

巴赫穆特的历史重演?

这种战术模式与去年的巴赫穆特战役惊人相似。当时,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不断将后方训练好的预备队投入巴赫穆特与俄军打巷战。结果是什么?乌军兵力损耗严重,直接影响了后续的反攻计划。

现在,历史似乎正在重演。乌军新兵或预备队不断被投入红军城战场,而俄军则利用强大火力将其重创,不断侵蚀乌克兰的军事资源。这种策略如果持续下去,可能导致乌克兰军事潜力逐渐耗尽。

从战略上看,这种"诱饵战术"体现了俄军指挥部的耐心和长远规划。他们不急于取得短期战术胜利,而是着眼于战略层面的胜利。通过设置战场"陷阱",引诱乌军不断投入宝贵资源,最终达到削弱乌军整体战斗力的目的。

未来走向:消耗战的代价

从目前态势看,俄军的夏季攻势已经进入高潮期。在苏梅方向,乌军甚至还在反推俄军。但在顿涅茨克,特别是红军城周边,战况持续恶化。

如果红军城真如分析所言是一个"诱饵",那么乌军面临两难选择:继续投入兵力守城,就会进一步消耗宝贵的军事资源;放弃防守,又会失去战略要地,打击军心。无论哪种选择,对乌克兰都是巨大挑战。

与巴赫穆特战役相似,红军城战役结束后,很可能对整个战场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如果乌军在这里损失过大,未来在其他方向的防御能力将进一步削弱,可能加速整体战局的恶化。

在这场看似围绕城市的争夺战中,真正的目标可能不是城市本身,而是对方的军事力量。俄军似乎已经从"拿地盘"转向了"消灭有生力量"的战略思维,这对战争走向可能带来根本性转变。

你认为乌克兰应该继续死守红军城还是战略性撤退?俄军的"诱饵战略"会否再次成功?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