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让人没料到,陈道明也难免遭受到朋友的背叛。
入行已经42年,陈道明身上挂着8个头衔,近年来他的名气简直吹爆了。
不管是同行还是观众,就算心里不怎么喜欢,几乎没人会专门骂他,直到那个女人一出现,才把情况搞得热闹起来。
看起来的确不算特别帅,倒也没有到让人一眼就能记住的地步。
按现在大伙儿的审美来看,陈道明确实算不上那种一眼就能迷倒人的顶尖帅哥。
但是呢,他的吸引力可不是光靠帅气与否来评判的。
经历了时间的洗礼,他身上展现出一股知识渊博的气质。
他出身于书香门第,从小就浸润在文化氛围中。
虽然物质条件有限,但他的精神世界却丰富得很。
经过书香门第长久的熏陶,他慢慢清楚了自己想追求的方向。
家里条件不太好,又遇上那动荡不安的年代,他越发明白了,想达成心愿,唯一的办法还是靠自己约束严格,加把劲儿。
那会儿他只有16岁,就考进了天津人民艺术剧院,正式踏上了演艺路上的跑龙套的日子。
一个刚刚崭露头角的小孩,怎么可能让他肩负那么重要的任务呢?
这七年来,他基本上就是那些没有台词、充当背景墙的角色。
他也清楚,不能一直这样持续下去,所以到1978年那会儿,
顺利进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之后,便投入到全面锻炼演技的日常当中。
等到毕业以后,他才算正式踏入演艺圈,开启了非凡的演艺旅程。
他在电视剧《末代皇帝》里扮演溥仪,凭借这个角色拿下了金鹰奖和飞天奖的双料视帝。
于是他一炮而红,站稳了一线演员的位置,名气也随之大大上涨。
靠着在《围城》里的表现,他摘得了飞天奖最佳男主角奖,这个角色也算是他非常经典的代表作之一。
这个时候,他在电视剧圈里已经算站稳了脚跟,所以就打算进军电影界了。
他主演的《我的1919》一炮而红,还顺利拿下了金鸡奖和华表奖。
后来《康熙王朝》一出,又带动了一股古装剧的热潮,收视率高达13%,他也因此成为了皇帝角色的“专业户”。
他的长相真是岁月不败美人,年轻时没觉得啥,现在越老越有那股韵味。
他在老年阶段演出了《庆余年》,再次带给大家别样的惊喜。
倒是展现出了一种独特的魅力,这样的他让圈里的人没有一个不夸的。
演艺圈里真算是个榜样了,大家都看着他学习。
他一直被认为是个真实实力派的老演员,演什么像什么,基本上没有差错。导演把角色交给他,基本就可以放心了。
如今他已经站到了这个高度,根本不用担心没有导演愿意邀他拍戏,反倒是他主动去挑剧本。
靠着那几部经典角色走红,在圈子里站稳脚跟后,他就开始严肃对待挑剧本这事了。
那会儿,他演戏纯粹是为了艺术,不是为了赚那些钱。
为了给后辈树个好榜样,他其实也该更在意作品的质量,宁缺毋滥这点还得放在心上。
只要是他看中的角色,他就会拼尽全力,比如在《庆余年》里,尽管已经60多岁了,他还是为了角色猛然减掉了10来斤。
这样专注的态度,充分表现出他对演戏的热爱以及对作品的高度尊重。
不止这些,他的生活圈一向很纯净,出道四十多年也没有出现任何绯闻,家庭也是非常稳固。
而且他也屡次扶持新人,主要是想为后辈们提供更多发展的空间,并不是仅仅自己把所有资源都占为己有。
他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就被迫读了不少书,长大后也一直保持这个爱好,没变。
因此,他的知识储备相当丰富,不仅精通书法和绘画,还经常拿出自己的藏书跟大家分享,算是演艺圈里面“读书最多的人之一”啦。
由此,他的儒雅气质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如今的他,不仅担任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还身居八个重要的职位,在同行心中,他也是备受敬重的人物。
张国立曾说,他算得上是演艺圈的一股清流,基本不接烂片,也不跑综艺,全部心思都放在演戏上。
现在在圈里,谁不晓得靠接综艺和广告赚大钱,不过他却坚持初心,坚守了作为演员的那份底线。
毕竟身为演员,还是要留点神秘感给观众,不能全都曝光。
要是太过频繁地展示自己,肯定会对演技有影响,绝对不是个明智的选择。
特别是那些演技不太稳定的,参加太多综艺反而让观众一看到他在影视里,感觉就不自然了。
这对他事业的发展确实不太有利,所以演员最忌讳只盯着眼前的利益,忽略了长远的前途。
张艺谋还夸他是个“值得敬佩的好演员”。
在管虎看来,他简直是个“非常成熟有出色的演员”。
陈凯歌觉得,他那人可以说是“自高自大到只有在戏里低头的份”。
因此,他虽带着书生般的清雅气质,但绝不是那种逞势欺人的人,而是把戏看得比天还重要,一切都是为了作品。
就是这样的人,圈里有人觉得他挺虚伪的,审美也不怎么样,还爱装懂学问。
人无完人
真是没想到,连陈道明也有被传出负面新闻的这一天。
秦雯作为圈里挺有名的编剧,和陈道明在工作上经常打交道,陈道明也在不少场合帮过她不少。
那会儿,陈道明既是《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的监制,又是主演之一。
她主动请秦雯加入剧本组,还为她争取得到署名,这算是她职业生涯里第一次有作品挂上自己的名字。
还帮秦雯琢磨台词、修改剧本,传授她严谨的创作技巧。
等秦雯逐渐走红之后,他经常跟人说“小秦有灵气”,这话比秦雯自己拼了几年都还管用。
秦雯早一点儿也提过,“陈老师就像个校长一样,教我们怎么办事做人的。”
不过,到了九月份曝光的一段录音里,大家才知道了秦雯那不知道的另一面。
这段录音是古二这位编剧自己公布的,里面是秦雯和王家卫之间的对话。
因为王家卫打算邀请陈道明出演《繁花》,但秦雯列举了不少陈道明不合适的理由。
他挺用心地让自己看起来很时髦,不过骨子里还是有点土气。
他喜欢推荐那些很难懂的书,但实际上自己都没怎么翻过几页,只是在装一副博学多才的模样。
而且对新鲜事物不太能接受,总喜欢受人夸奖,挺在意面子。
觉得演王家卫的角色挺刺激,做事挺有派头,比靳东强一点儿,但也没啥太大区别。
好像站在镜头前对陈道明既敬重又奉承的人,和实际上的那个人根本不是一回事儿。
录音一出来,她就是一句“艺术创作允许不同声音”来搪塞,不过也没见她道个歉,陈道明那边也没发表啥评论。
作为普通观众,也只能感叹娱乐圈的水挺浑,不太好评头论足。
有些人表面挺容易相处,实际上你根本搞不清楚他们心里在想啥。
#十一月创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