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队用状元签选中清华大学的杨曦皓,这位身高2.05米的内线以42.5%的三分命中率和全面攻防能力成为焦点,现场他与大学队友邹阳的拥抱引发欢呼。
四川队手握榜眼签毫无意外选择太原理工大学的锋卫摇摆人杜智博,后者凭借45.5%的三分命中率和1.6次抢断的防守数据被看作“贺希宁接班人”。
江苏队探花签锁定NBL两届MVP庞峥麟,这位26岁后卫以52.9%的三分命中率和18.9分6.9助攻的数据,成为填补崔晓龙离队空缺的即战力。
山东和辽宁的选秀席一片沉寂。
山东男篮将首轮第12顺位交易给宁波队后,次轮第32顺位直接弃权,全程未选一人。
辽宁队更干脆:首轮第17顺位和次轮第37顺位连续弃权,延续了依赖青训、冷对大学生球员的传统。
广东队虽未明说弃权,但通过交易送走第15顺位选秀权,同样“颗粒无收”。
四川队成为最大赢家,霍楠操盘四连选。
通过交易深圳和北控的首轮签,四川队额外获得第8、13顺位,加上原有榜眼签和次轮22顺位,共选中4名球员。
除杜智博外,华侨大学前锋张高铭(场均16+5+5)、西安交大锋线张力升、香港中锋马港燊均被纳入麾下,阵容深度暴涨。
截胡戏码频出,宁波队惨成背景板。
江苏队用探花签抢先选走庞峥麟,让手握4号签的宁波队被迫转向“北大约基奇”李苑鑫。
青岛队第14顺位截走林韦恺,这位台湾后卫此前已为福建试训并打热身赛,福建队计划次轮选他的算盘彻底落空。
广州队第26顺位抢走山西队目标孙嘉彤,导致山西次轮38顺位弃权。
冷门与争议并存。
浙江队首轮11顺位弃权,次轮31顺位却选中自家青训球员潘轲宇,被调侃“肥水不流外人田”。
中国香港球员徐远征因家庭背景受关注,其父徐增平曾参与收购瓦良格号航母(后改建为辽宁舰),本人未到场,同曦队第9顺位选择他时只能高举空帽。
上海队第10顺位选中本地球星吴泽昊,这位“学届林葳”虽在街球赛场获FMVP,但CUBAL三分命中率仅24.8%,被指“票房大于实力”。
43人落选的背后是15次弃权。
首轮第11顺位起,浙江、辽宁、广厦等队陆续弃权;次轮40个签位中仅5人被选,15个球队放弃机会。
卢骏(清华场均10+5)、艾渝(CUBAL顶级3D)等明星球员落选,凸显俱乐部对青训的偏爱:辽宁、浙江等队青年联赛战绩优异,更倾向内部提拔而非选秀。
选秀大会仅70分钟便草草收场,与NBA长达两日的流程对比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