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篮球,这片承载着几代人梦想的赛场,最近真是热闹非凡。这边厢,CBA公司换帅,杨阳接棒徐济成,大刀阔斧改革的架势仿佛让人看到了CBA的第二春;那边厢,年轻的杨瀚森,顶着NBA新秀的光环,竟然获准缺席亚洲杯,专心备战NBA,这在中国篮球的历史上可是头一遭。这两件事,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却暗流涌动,都指向了中国篮球正在经历的深刻变革。
想当年,CBA联赛草创时期,那叫一个“群雄逐鹿”,但也乱象丛生。“管办不分”的顽疾像块狗皮膏药,怎么撕也撕不掉。俱乐部、联盟和篮协之间,关系剪不断理还乱,权责边界模糊得像雾里看花。球迷们看着干着急,恨不得亲自上场执法。这么多年,“管办分离”的口号喊得震天响,可实际操作起来,却总是雷声大雨点小。这其中的原因,懂的都懂,股权结构、人才缺口,哪一项都不是好啃的骨头。外援政策朝令夕改,裁判判罚争议不断,商务分成更是扯皮不断,CBA这艘大船,在改革的浪潮中摇摇晃晃,着实让人捏一把汗。
现在,杨阳来了,这位长期在国家体育总局和奥组委工作的“老江湖”,可不是吃素的。熟悉大型赛事运营,精通国际治理规则,更重要的是,他明白“办人民满意的赛事”才是王道。这次换帅,可不是简单的换个人,而是换一种思路,换一种理念。官方的公告里,反复强调“依照公司章程”,这意味着CBA的治理将更加规范化、法制化,也更加注重球迷的感受。想想以后,CBA的决策不再是“一言堂”,而是要经过董事会和股东会的程序,是不是感觉更“职业”了?
再来说说杨瀚森这小子。2025年夏季联赛,他可是狠狠地露了一把脸,得分、盖帽样样精通,让开拓者队的球迷们眼前一亮。这次他获准缺席亚洲杯,去NBA接受更专业的训练,对他的个人发展绝对是利好消息。当然,也有人担心,亚洲杯没了杨瀚森,中国男篮的实力会不会大打折扣?万一输了比赛,球迷们会不会又得“炸锅”?
其实,这种担心大可不必。想想约基奇、东契奇这些NBA巨星,他们年轻的时候也都是优先发展NBA,等回到国家队的时候,已经是羽翼丰满,能够扛起大旗了。与其让杨瀚森疲于奔命,在国家队和NBA之间来回折腾,不如让他安心在NBA打磨技术,积累经验,为以后的国家队比赛做好更充分的准备。毕竟,中国篮球的未来,需要的是真正的国际级球星,而不是“一锤子买卖”。
当然,CBA换帅和杨瀚森放行,只是中国篮球改革的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CBA公司需要进一步完善治理结构,让俱乐部真正成为联赛的主人;需要在人才培养上加大投入,建立更加完善的青训体系;需要在商业开发上开拓创新,提升联赛的品牌价值。更重要的是,要倾听球迷的声音,让球迷真正参与到联赛的建设中来。
中国篮球的改革,就像一场马拉松,需要的是耐心和坚持。我们期待着,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篮球能够真正重回世界一流赛道,让球迷们再次感受到篮球的魅力。那么,问题来了,你认为中国篮球的下一个突破口在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