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战争部长摊牌了! 欧洲掏钱20亿,美国稳赚10%管理费,乌克兰付出稀土矿
“我们向来靠杀人、破坏为生! ”美国战争部长赫格塞思的这句话,彻底撕下了伪装。 就在10月16日的布鲁塞尔北约会议上,他一边宣称要“让俄罗斯付出代价”,一边推出了一份名为“乌克兰优先需求清单”的计划。 表面看是帮乌克兰抗俄,内里却是一本连欧洲盟友都被算进去的生意账。
欧洲当冤大头,美国稳赚管理费
这份清单的运作机制简单粗暴:乌克兰提出武器需求,北约验证后,欧洲国家“自愿”掏钱从美国军火商采购,再转交给乌克兰。 比如乌克兰要5亿美元的“爱国者”导弹和“海马斯”火箭炮,荷兰、德国等6个国家就得真金白银砸钱。 目前欧洲已支付超20亿美元,首批10亿美元防空系统开始交货。
但真相是,美国一分钱不用出,还能从欧洲的采购款中抽成10%作为“管理费”。 这意味着欧洲每花100亿美元,就有10亿回流美国口袋。 更讽刺的是,欧洲买的全是美制武器,自家军工企业连汤都喝不上——德国IRIS-T防空系统年产量仅4套,挪威反无人机设备订单1.35亿美元全给了美国公司。 欧洲出钱,美国赚钱,最后功劳还归美国。
乌克兰被掐住咽喉:武器给什么、给多少全是美国说了算
乌克兰看似拿到武器,实则彻底丧失自主权。 想要远程导弹? 美国设下“红线”,生怕战事升级太快影响战略节奏;装备坏了等零件? 得看美国从“飞机坟场”调货的进度,如今乌军战机出勤率不到30%。
更狠的是,欧洲的钱不是白给的。 德国以援助为条件,拿走了敖德萨港口的稀土开采权;美国重启《租借法案》,乌克兰战后可能面临巨额债务,甚至被迫出让经济主权。 乌军前线士兵抱怨:“他们给我们枪,但手指始终扣在扳机上。 ”
美国真实算盘:消耗俄罗斯、拴住欧洲、掐住乌克兰
这场交易背后是三重算计。 第一,用乌克兰人命和欧洲金钱消耗俄罗斯。 美国提供武器始终控制规格,既不让乌军速败,也不让俄军轻松,拖长战争才能最大化遏制俄罗斯。
第二,让欧洲永久依赖美国安全保护。 欧洲国家买美制武器成瘾,本土防务自主化彻底泡汤。 欧盟提出8000亿欧元“重新武装”计划,但核心技术仍握在美国手中。
第三,把乌克兰变成经济附庸。 用武器换资源、用援助绑债务,战后乌克兰的能源、矿产、基建领域恐全面被美国资本渗透。美国防长直言:“只有美国才能做到这种方式。 ”
欧洲觉醒与反抗:德国削减援助,匈牙利拒当炮灰
并非所有欧洲国家都甘心被收割。 德国计划明年将军援减半,法国、英国虽承诺捐款但迟迟不到账;匈牙利和土耳其公开反对制裁俄罗斯,担心反噬自身经济。
北约内部裂痕日益明显。 美国要求盟友共同出资400亿欧元援乌,但各国争吵数月才勉强达成协议,且拒绝承诺长期支持。 欧洲民众抗议:“我们的税款不该变成美国军火商的利润。 ”
战争生意链:美国军工复合体狂欢,乌克兰山河破碎
这场“援助”的最大赢家是美国洛克希德·马丁、雷神等军火巨头。 乌克兰成为其新武器试验场——AI指挥系统、电子战装备、无人机拦截技术在此实战测试。
而乌克兰付出的代价是山河破碎。 俄军持续打击能源设施,民众躲在地下室祈祷天明。美国战争部长却宣称:“若冲突无法解决,我们将提供战斧导弹。 ”这看似给乌克兰希望,实则是更深的陷阱:远程导弹可能引发俄方更猛烈报复,而乌克兰永远逃不出美国掌心。